您现在的位置是:挖掘 >>正文
比特币的隐忧遇上传统货币自由机构金融囤积当的枷锁
挖掘4272人已围观
简介最近加密货币圈子里最热的话题莫过于现货比特币ETF可能获批的消息。但有趣的是,Maelstrom Fund创始人Arthur Hayes却给我们泼了一盆冷水。在他看来,这可不是什么值得庆祝的好事。为什么呢?因为像贝莱德这样的资产管理巨头本质上就是"国家的代理人",他们的运作方式与比特币诞生的初衷简直背道而驰。当比特币失去"自由":托管困境Hayes的分析可谓直击要害:假设这些传统金融机构大量囤积比... ...
最近加密货币圈子里最热的话题莫过于现货比特币ETF可能获批的消息。但有趣的是,Maelstrom Fund创始人Arthur Hayes却给我们泼了一盆冷水。在他看来,这可不是什么值得庆祝的好事。为什么呢?因为像贝莱德这样的资产管理巨头本质上就是"国家的代理人",他们的运作方式与比特币诞生的初衷简直背道而驰。
当比特币失去"自由":托管困境
Hayes的分析可谓直击要害:假设这些传统金融机构大量囤积比特币会发生什么?投资者购买的其实只是金融衍生品,真正的比特币被锁在托管机构的金库里动弹不得。这就好比你去买了一只活鸡,结果商家给你的是一张提货单而不是鸡本身。久而久之,市场上流通的真正比特币越来越少,这不就违背了中本聪设计比特币的初衷吗?
说到这里,我不禁想起了一个有趣的比喻:比特币就像是金融界的"野生大熊猫",它的价值在于自由流通。而机构托管则像是把大熊猫关进动物园,虽然看似保护,实则扼杀了它的野性。
监管风云:PayPal收到SEC传票
另一则重磅消息是PayPal收到了SEC的传票,重点调查其稳定币PYUSD的相关工作。这家支付巨头在今年8月推出了这款美元挂钩的稳定币,市值已达1.58亿美元。SEC此次出手,无疑给整个稳定币市场又添了一把火。
看到这里,比特币的价格倒是很给面子。截至撰稿时,BTC报35,029美元,日内涨幅0.41%;ETH也上涨1.01%至1,893美元。看来市场对这些消息的反应还算理性。
香港的开放态度:加密货币ETF新机遇
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的表态则给我们带来了些许暖意。她表示,只要监管问题得到解决,香港愿意让散户参与现货加密货币ETF。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在当前的监管环境下显得尤为珍贵。
我个人非常认同梁女士的观点:技术创新应当鼓励,关键是要管控好风险。毕竟金融创新的本质不是制造风险,而是更高效地配置资源。
安全警示:黑客事件频发
Immunefi最新报告的数据则让人心惊:2023年前10个月,292起黑客事件造成了超过14.1亿美元的损失。BNBChain和以太坊成为重灾区,占总损失的83.3%。
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真实受害者的血泪教训。这也提醒我们,在享受加密技术红利的同时,安全问题绝对不能掉以轻心。
技术前瞻:AA技术革新
最后不得不提的是Account Abstraction(AA)技术。这项基于ERC-4337的创新,让我们看到了区块链账户管理的未来。它不需要修改ETH节点共识,就能实现比传统外部账户更强大的可编程性。
在我看来,AA技术最大的意义在于降低了区块链的使用门槛。当技术不再成为普通用户的障碍时,区块链才能真正走向大众。
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
Tags:
相关文章
2025香港金融盛宴:12月10日邀您共襄盛举
挖掘每次走进香港交易博览会的会场,我都能感受到金融创新的脉搏在跳动。这场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金融盛会,将在2025年12月10日如期而至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参加过多次的老朋友,我可以负责任地说,这里从来不缺少惊喜。金融界的"武林大会"这可不是什么普通的展览会。记得去年我遇到一位来自新加坡的年轻创业者,他带着区块链支付方案来参展,结果在现场就拿到了天使投资。这就是香港交易博览会的魅力所在——在这里,想法可以... ...
【挖掘】
阅读更多牛市冲锋号:从BTC到Meme币的全方位市场解读
挖掘各位币圈老铁们,最近的市场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啊!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观察。宏观经济:美联储的"心跳监测"还记得上周五公布的数据吗?美国7月PPI年率高达3.3%,直接打脸市场预期的2.5%。这就像医生告诉你血压偏高,但你说"没事我还能喝"。这种通胀压力下,美联储9月降息的悬念其实挺有意思——92.1%的概率?在我看来,这跟"基本确定"没啥区别。有意思的是,这些... ...
【挖掘】
阅读更多美联储终于醒悟:这些面子工程早该叫停了
挖掘说实话,当我看到美联储8月15日正式叫停那个"新兴活动监管计划"(NASP)的消息时,忍不住拍手叫好。这个2023年才设立的所谓创新监管项目,说白了就是个纸上谈兵的典型官僚产物。作为一名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,我太清楚这类计划的套路了。它们往往诞生于会议室里那些西装革履的政策制定者们突发奇想的"灵感",然后被包装成高大上的监管创新。但实际上呢?除了给金融机构增加一堆填表负担,我看不出NAS... ...
【挖掘】
阅读更多